团队打造独角金的加密界亿美年入人小如何兽
最近在加密圈里,一个名叫Hyperliquid的项目让所有人眼前一亮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他们的数据时,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- 30天收入9563万美元,年化收入预计11.47亿美元!更让人震惊的是,创造这个奇迹的团队只有11个人。这意味着平均每个人每年为公司创造了超过1亿美元的收入,这个数字放在全球任何行业都是惊人的。 Hyperliquid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发展轨迹完全打破了加密行业的常规玩法。大多数项目都在忙着拉风投、搞营销的时候,这个团队却选择了一条"极简主义"路线。创始人Jeff在接受采访时说得很直白:"我们拒绝风投的钱,就是不想被资本牵着鼻子走。"这种坚持独立性的态度在当下浮躁的加密圈里显得尤为珍贵。 我曾和一位早期用户聊过,他说第一次使用Hyperliquid时就被惊艳到了。那种流畅的交易体验,让他恍惚间以为自己是在用币安这样的顶级中心化交易所。但仔细一看,所有交易都实实在在地记录在区块链上,这种"CEX般的体验,DEX的本质"的组合确实很有吸引力。 Hyperliquid真正的杀手锏在于技术架构。和其他在以太坊上"凑合"的DEX不同,他们不惜成本自己开发了一条专门为衍生品交易优化的公链。这就好比别人都在普通公路上开跑车,而他们直接修了一条F1赛道。 我记得去年参加一个线下活动时,有位技术大牛打了个很有意思的比方:"大多数DEX就像是用网约车软件来调度F1赛车比赛,而Hyperliquid是专门造了个赛车场。"这种专注度带来的性能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- 闪电般的交易速度、专业级的订单簿,这些都是普通DEX难以企及的。 说实话,当Hyperliquid超越dYdX成为DeFi衍生品市场老大时,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感到意外。毕竟dYdX可是拿了众多顶级风投的明星项目。但仔细想想,这种超越其实早有预兆。 上周我在一个交易员群里潜水,看到很多专业交易员都在讨论Hyperliquid的清算机制。有位做量化的大佬分享说:"Hyperliquid的链上保证金系统让我们很安心,不用担心出现像其他DEX那样的系统性风险。"这种来自专业用户的认可,往往比任何广告都更有说服力。 虽然Hyperliquid目前风光无限,但作为行业观察者,我还是能看到一些潜在的风险点。最让我担心的就是他们的团队规模 - 11个人确实很"极客",也很酷。但管理一个年收入10亿美金级别的金融基础设施,这点人手真的够吗? 我认识的一位安全专家就直言不讳地说:"在加密行业,黑客攻击不是会不会来的问题,而是什么时候来的问题。"希望Hyperliquid能够在保持精简的同时,也能在安全性上做足准备。 总之,Hyperliquid的故事给整个加密行业上了一课:有时候少即是多,专注才是王道。在这个充斥着浮躁和泡沫的行业里,他们用实力证明,真正的好产品永远不愁找不到用户。不按常理出牌的"加密界异类"
技术创新的内核
超越老牌对手的秘诀
光鲜背后的隐忧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10月13日加密市场观察:BTC和ETH合约走势深度解读
- 警惕!假冒Skype背后的惊天骗局
- 当数字孪生遇上区块链:重塑物联网安全的未来图景
- 币圈周报:大饼36000关键位拉锯战,姨太2030支撑再度面临考验
- 比特币冲10万?渣打银行坚定看好2024年牛市行情
- 比特币跳水至35,000美元:牛市要夭折了吗?
- 2023年11月16日区块链晨报:BTC迎来曙光,监管风暴持续
- 比特币暴涨背后的山寨币机会:TON、LINK、MATIC谁能笑到最后?
- 比特币或将突破13万美元大关?这些因素正在推动牛市
- 市场趋势判断的实战指南:一位老交易员的肺腑之言
- OpenAI的屠刀:开发者生态的生死轮回
- 直播带货遭遇寒冬?玛特宇宙正在用元宇宙改写电商游戏规则
- 深度解析:2023香港《施政报告》或将带来哪些Web3惊喜?
- 3分钟带你看懂比特币生态新宠:ARC-20和ATOM代币
- 比特币高位震荡,如何把握回调机会?
- 以太坊强势反弹:这次能否一举突破2200美元大关?
- De.Fi 2.0为何成为加密圈的香饽饽?深度剖析其火爆市场的关键原因
- 元宇宙游戏新纪元:星灵神兽即将震撼开启
- 币圈神童陨落记:当传奇变成骗局,SBF的最后一搏
- Starknet的代币革命:让区块链账户真正属于用户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