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铭被扭文曲的狂欢一场数字
还记得那个充满戏剧性的开端吗?2009年1月3日,在比特币创世区块里,中本聪留下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文字:"《泰晤士报》2009年1月3日,英国财政大臣正欲对银行业实施第二轮救助。"这个看似简单的新闻标题,实际上是对当时金融体系的犀利讽刺,也是比特币诞生的宣言书。谁能想到,14年后的今天,比特币网络上的铭文数量已经突破3300万,但其中有多少还保留着当年的精神呢? 让我们先把技术术语放一边,用更形象的方式理解比特币铭文。想象一下,每枚比特币就像一张价值连城的白纸,而铭文就是在这张纸上作画或写字。技术上来说,这是通过Ordinals协议将数据写入比特币的最小单位——聪(satoshi)来实现的。这种操作一旦完成,就会永远留在区块链上,就像在古埃及的方尖碑上刻字一样无法抹去。 现在的铭文主要分为两类:一类是在"数字纸币"上写代码,主要用来发币;另一类则是在上面画画,搞数字艺术品。前者催生了BRC-20这样的代币标准,后者则搞出了所谓的比特币NFT。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听说有人花1000万美元买一张名为"Genesis"的数字图片时,我的第一反应是:这些人是不是钱太多了? 在这场数字淘金热中,各种荒诞的故事层出不穷。有人为了一个包含"88888888"的幸运数字区块砸下重金,这让我不禁想起国内那些对连号车牌有着特殊情结的土豪们。更夸张的是,2020年比特币第三次减半后的第一个区块铭文,居然拍出了1.35亿人民币的天价!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老笑话:把蒙娜丽莎画在美元上,到底该算艺术还是算钱? 现在的比特币生态圈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——钱包、交易平台、甚至"铭文即服务"都出来了。币安矿池都赶着来分一杯羹,这场景像极了当年ICO狂热时的样子。我不禁要问:这些花哨的"创新",真的符合中本聪的初衷吗?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区块链泡沫的老韭菜,我不得不说比特币铭文热潮让我感到似曾相识。2017年的ICO,2021年的NFT,现在又轮到了铭文。每次都不乏有人把这些包装成"区块链新范式",但说到底,不过是为了给投机找一个新概念罢了。 比特币之所以伟大,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去中心化的货币体系,让普通人也能摆脱银行系统的桎梏。而现在,我们却在讨论怎么在比特币上画画、搞收藏?这感觉就像把航天飞机用来送快递——不是不能做,就是有点离谱。 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被铭文热潮裹挟,我只能苦笑。毕竟在金钱面前,很少有人能保持清醒。但我想说的是:当你在追逐这些数字幻影时,别忘了比特币最初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。风来的时候猪都能飞,但总要有人记得:我们最初想要的,不过是一个更公平的金融体系罢了。当比特币变成数字画布
疯狂的数字游戏
迷失的初心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8月7日币圈观察:BTC和ETH的白盘博弈分析与实战建议
- ETX GLOBAL重磅推出创新治理体系,通证经济模型正式亮相!
- OKB:加密世界的内部黄金究竟有何魅力?
- Tether迎来新掌门:技术狂人保罗接棒CEO
- 【深度观察】加密货币市场再现算力狂欢,比特币挖矿迎来新纪元
- 比特币或将迎来完美风暴:专家揭示惊人上涨规律
- MetaMask的黄金时代或将落幕:泛用户应用的崛起正在重塑Web3入口格局
- 跨越区块链鸿沟:解密保障资金安全的五重防线
- 区块链世界迎来重磅认证:IBCA启动RWA导师与企业认证计划
- 美联储降息无望:一场经济风暴正在酝酿
- 当我们在加密市场等鱼咽气时,究竟在等什么?
- 我对FriendTech积分机制的深度思考:那些被误解的游戏规则
- Unisat崛起启示录:如何在比特币生态中杀出重围
- 币圈风云:从权力梦想到监管风暴
- 以太坊近期表现疲软,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?
- 市场观察:本周五不容错过的做空良机
- 想靠合约交易赚外快?这份8,000 USDT的赚钱大礼包可别错过
- 战火中的Web3先锋:以色列这个小国如何成为区块链创新热土
- Solana多头能否守住关键防线?一场22美元的攻防战正在上演
- 9月比特币市场观察:当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渐行渐远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