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投到十的风资要景能看年后
说到林园的投资哲学,有个故事特别耐人寻味。记得是2004年左右,他在香港和一群投资人聊天,话题自然绕不开银行股。当时的情况很有意思——中国所有银行的利润加在一起,还比不上一个汇丰银行。在座的投资者几乎清一色地选择汇丰,理由很充分:盘子大、业务稳、分红多。唯独林园这个"异类",执拗地看好大陆银行股。 要知道那会儿中国刚加入WTO不久,金融业简直就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。我查过资料,当时为了给国有银行"美容"上市,国家可是下了血本处理坏账,还拉来高盛这样的国际大投行站台。即便如此,海外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的兴趣,就跟现在人们对P2P的态度差不多——敬而远之。更别提国内投资者了,饭局上谁要说买银行股,八成会被当成冤大头。 但林园的视角特别有意思。我理解他的逻辑是:与其盯着汇丰这样的"优等生",不如押注中国经济的未来。就像在2000年时,谁会想到中国移动能成长到今天这个规模?当时汇丰的股价已经反映了它的价值,就像现在的茅台,虽然好但溢价太高。而大陆银行股就像当年的腾讯,几毛钱的股价,背后是整个中国经济的腾飞。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。不到20年光景,工商银行就成了"宇宙行",这个称号可不是白给的。这让我想起彼得·林奇说的"十倍股"理论——真正的大机会往往藏在那些被大多数人看不起的角落里。 把这个思路套用在加密领域特别有意思。如果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财富以数字形式存在,那么现在的加密资产就像2004年的银行股——虽然眼下各种不完善,但成长空间惊人。关键是要找到生态中那个"未来的工行",可能是DeFi协议,也可能是某个公链,它们现在的市值可能小得可怜,但十年后呢? 投资最难的不是分析报表,而是需要一点想象力。就像20年前没人能想象出门不用带钱包,现在我们也很难想象未来的金融会是什么模样。但有一点是确定的——那些能够提前看到未来轮廓的人,终将获得超额回报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0822市场观察:比特币进入关键抉择期,鸽鹰之争牵动投资者神经
- Unisat引爆比特币DeFi革命:brc20-swap如何颠覆传统玩法
- 当传统援助体系失灵:区块链如何成为危机中的生命线
- 迪士尼携手Dapper Labs打造数字徽章收藏新纪元
- 重磅升级!NvirWorld祭出N-Hub V2,早鸟福利不容错过
- SEC再度上演拖延战术:比特币和以太坊ETF审批之路为何如此曲折?
- TIA币上演疯狂星期一:四天翻倍的背后藏着哪些秘密?
- USDV:RWA浪潮下的稳定币新物种,如何重塑行业信任?
- 加密市场投资新思维:当华尔街老炮遇见区块链新贵
- 数字资产狂飙时代:一场席卷全球的财富革命
- OpenAI董事会戏剧性反转:CEO离职风波背后的权力游戏
- 加密世界的三剑客:SOL、AVAX与XRP的生存之道
- 以太坊关键1644美元压力位:这次真能突破吗?
- 重磅消息!AES算力租赁系统A8即将开放节点注册
- JASMINER闪耀迪拜:一场颠覆想象的区块链盛宴
- 区块链+AI:人类长寿研究的新革命还是医疗界的得力助手?
- 疯狂扫货背后的NFT投资巨鳄:Flamingo DAO 究竟在下一盘什么棋?
- 迪士尼携手Dapper Labs打造数字徽章收藏新纪元
- 贝莱德这步棋下得妙!以太坊ETF申请引爆币圈狂欢
- Cetus火爆超募30倍:Sui生态DEX的明日之星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