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巩位的香港新棋现货金融局加密固金关键一招F能否成融地
最近香港金融圈都在热议一个话题——要不要向普通投资者开放现货加密ETF?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日前的一番表态,让我看到这座国际金融中心正在下一盘大棋。 梁凤仪上周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说得很实在:"只要能把风险控制住,新技术我们都愿意尝试。"这话听着简单,却体现了香港金融监管的一贯作风——既拥抱创新,又不忘把好安全关。说实话,这比那些要么全盘否定、要么盲目跟风的做法要高明得多。 想想看,今年6月香港刚出台虚拟资产新规,紧接着就爆出JPEX交易所涉嫌欺诈2亿多美元的大案。这事儿给监管层提了个醒:创新可以搞,但投资者保护这根弦不能松。梁凤仪特别强调"监管标准必须严格遵守",这个立场相当明智。 不得不说,最近加密ETF确实火得不行。贝莱德这些巨头要推现货比特币ETF的消息一出,比特币价格直接起飞,今年涨了110%!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波牛市,但这次明显不一样——机构投资者真金白银地进场了。 美国那边预计未来两个月就要推出首只现货比特币ETF,香港要是不跟上,岂不是要把这块大蛋糕拱手让人?但香港的聪明之处在于,它没急着跟风,而是先打好监管基础。现在香港已有的几只加密期货ETF规模才6500万美元,确实不算大,但未来空间值得期待。 作为一个常驻香港的金融从业者,我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维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决心。从虚拟资产新规到现在的加密ETF探讨,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。梁凤仪说的"逐步开放"策略很对胃口——就像下围棋,不能光顾着攻城略地,还得把自家后院守好。 证监会最新发布的通函已经为代币化基金和债券发行画好了路线图。梁凤仪预计会先看到"不同级别的代币化"实验,这种循序渐进的做法确实很香港style。毕竟,金融创新不是百米冲刺,而是场马拉松,既要跑得快,更要跑得稳。 说到底,香港考虑开放现货加密ETF,绝不仅仅是为了追热点,而是在下一盘巩固金融中心地位的棋。这步棋走好了,既能吸引国际资本,又能带动本地金融科技发展,更重要的是能向世界证明:香港依然是那个既开放又规范的金融枢纽。谨慎创新的香港态度
加密ETF的全球热潮
香港的金融中心保卫战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8月12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手记:当市场教会我们耐心等待
- ORDI与Solana:一场数字货币界的龙争虎斗
- KyberSwap黑客事件: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企业并购闹剧
- 稳定币江湖:逆势增长的密码与未来变局
- 加密市场惊魂24小时:老韭菜的血泪教训
- 金色周观察 | 加密市场风云变幻:从CZ认罪到Meta套现,行业暗流涌动
- 芒格去世竟成投机狂欢?31000%暴涨背后的疯狂与泡沫
- 牛市情绪下的加密货币投资之道:我的市场观察笔记
- 区块链创业者必看:如何破解虚拟货币洗钱这个烫手山芋?
- 加密市场的十字路口:寒冬未尽,小心春光乍现
- 比特币铭文风波:开发者与矿工的权力之争
- Jito (JTO):Solana生态中的治理革命者
- 11月21日:当比特币与以太坊玩起心跳游戏,我们该如何接招?
- 当比特币冲破4.4万美元大关,我们该狂喜还是警惕?
- 12.5市场观察:加密市场冲高回落,多头还能走多远?
- 当资本遇上Web3:Arcane Ventures如何在新消费浪潮中布局未来?
- 加密货币市场周观察:JTO、SUI、ZEC三大币种的关键交易机会
- 比特币冲击4万美元:一场无声的市场觉醒
- OKX强势出击印度区块链周:让Web3创新在这里生根发芽
- 当代码遇上艺术:比特币开发者们为何对铭文如此忧心忡忡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