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值剖析新作团队得体t究竟值验深度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创新的研究者,当我看到Blur团队推出Blast这条"挖矿链"时,内心既期待又存疑。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新鲜出炉的项目,看看它到底有几分成色。 Blast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它的"赚钱Layer2"概念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个宣传语时我就笑了。这不就是把用户的钱收集起来,再打包去Lido做ETH质押吗?这种"中间商赚差价"的模式,跟以前某些理财平台的玩法何其相似。 我昨天亲自体验了一下,界面简陋得让人吃惊 - 连最基本的余额显示功能都没有!我转了0.1个ETH进去,愣是不知道成功了没有,最后只能去区块链浏览器上确认。更夸张的是,现在存进去的钱要等到明年2月测试网上线才能取回。但即便如此,项目上线不到24小时就已经吸引了1000个ETH。看来在牛市里,大家为了可能的空投奖励,真是豁出去了。 相比之下,我反而更看好他们的合约挖矿设计。这让我想起今年5月我写过的一篇关于EIP6969的文章。现有的Gas费分配机制确实不太合理 - 开发者为生态创造了价值,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。Blast的CSR协议算是开了个好头,让开发者也能分一杯羹。 不过这个设计也有点"钓鱼"的意味:先用质押收益吸引资金,再用TVL规模吸引开发者。就像在说:"看,我这儿钱多人傻,速来!"这招虽然老套,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说不定真能奏效。 说到团队,就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文字游戏玩得溜。官方说"Blast的贡献者已融资2000万美元",乍看以为是项目融资,细品才发现是把Blur的融资也算进来了。这种"混淆视听"的做法,在业内其实很常见,但总是让人觉得不够坦诚。 作为一个老韭菜,我的建议是:如果你本来就打算做ETH质押,不妨把部分资金放到Blast试试,毕竟多一份空投机会。但千万别把所有家当都押上去,毕竟这个项目的真实情况还有待观察。 至于开发者朋友们,倒是可以多关注这个平台。毕竟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,能直接获得Gas分成的新协议确实不多见。但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- 这种"先圈钱再发展生态"的模式,最终能否真正繁荣还是个问号。似曾相识的赚钱套路
合约挖矿的潜在价值
团队背景那些事儿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九月降息可能就在眼前,但市场狂欢为时尚早
- 为什么越来越多开发者选择Arbitrum?资深区块链开发者的亲身体验
- 保租房REITs集体亮家底:97%出租率背后的财富密码
- 以太坊强势反弹:这次能否一举突破2200美元大关?
- 8.26币市观察:比特币空头掌控局面 警惕最后一跌
- 加密世界周观察:Tether重金押注矿业,比特币ETF迎关键进展
- 区块链晨报:2023年11月15日全球加密市场风云录
- Solana生态热点轮动:看懂资金流向才能抓住下一波红利
- 以太坊活跃地址首超比特币:加密世界的格局正在改变?
- AI浪潮席卷全球:从音乐创作到金融变革的一周盘点
- 深度解析:Gensyn如何用区块链重塑AI计算生态?
- SEC再出重拳!Kraken步Binance后尘面临监管风暴
- Solana生态的冰与火之歌:DeFi狂飙背后的喜忧交织
- 香港CFA基金会AI生态盛典倒计时:一场不容错过的科技盛宴
- 币安杀入Web3钱包赛道,透露出哪些行业风向?
- 从BCH到CashToken:一场加密货币世界的代币革命
- 2025香港金融盛宴:12月10日邀您共襄盛举
- 重磅!TON Bootcamp孵化计划开放申请,助力开发者撬动8亿用户市场
- 加密市场蓄势待发:三枚值得关注的潜力币种
- 加息周期真的结束了?2024年的市场狂欢即将来临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