坡加缺席密峰新加的W多远界还会观华人察能走3世
刚从新加坡回来,这次Token2049大会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:少了些熟悉的面孔。作为深耕加密行业多年的从业者,我不得不说,华人社区才是推动这个行业发展的真正引擎。以下是我在新加坡一周的见闻和思考,希望能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。 首先要说的是在新加坡费尔蒙酒店举行的Filecoin开发者峰会。说实话,五星级酒店的场地确实气派,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熬到深夜还在讨论技术细节的开发者们。特别是FIL创始人胡安那场AMA,我至今记得他拍着桌子说"存储、检索、计算,一个都不能少"时的坚定神情。 会议主要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:数据中心转型、AI与Web3的融合、FVM生态建设。说到DC问题,现场争议不小。有位来自日本的存储服务商说得很实在:"我们不是反对改革,而是需要看到明确的收益路径。"最终达成的共识是,要在保障SP基本收益的前提下推进改革。 在这次行程中,我与二十多位项目方代表深入交流,总结出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: 1. 跨链技术成为新基建就像当年淘金热时卖牛仔裤的商人最赚钱一样,现在帮助不同区块链"对话"的基础设施项目正迎来爆发期。我看到不少团队都在开发跨链解决方案,这将成为下一轮创新的关键。 2. 加密支付的合规化竞赛峰会现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展位与支付相关,从香港的合规方案到新加坡的离岸服务应有尽有。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细节:有位德国银行家私下告诉我,他们正在测试用稳定币进行跨境结算,效率比SWIFT快10倍。 3. RWA的机遇与挑战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(RWA)无疑是今年最火的概念之一。但Inpower创始人王骏说得一针见血:"链上部分是小菜一碟,真正的难点在于链下的法律和合规。"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,这也是我们Alpha DAO选择与头部合规项目合作的原因。 走遍整个展区,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西方项目方对亚洲市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。有位来自硅谷的创始人甚至跟我说:"如果现在还不布局亚洲,就等于放弃了一半的市场机会。" 这让我想起香港Web3嘉年华的火爆场面。说实话,相比新加坡的"国际化"氛围,香港的会议更有"家"的感觉——满场的普通话交流,随处可见的华人面孔。难怪有同行开玩笑说:"加密行业要是没有华人,就像火锅没有辣。" 回看这次新加坡之行,虽然市场还处于寒冬,但我看到的不是退缩,而是更加务实的创新。作为行业老兵,我坚信现在是布局的最佳时机——就像2019年的以太坊,价格低迷但潜力无限。Alpha DAO会继续深耕这个领域,与社区伙伴一起迎接下一个牛市。毕竟,Web3的未来,终究要靠实干家来书写。 (P.S. 离开展厅时,有位老外问我:"为什么你们华人这么擅长加密行业?"我笑着回答:"可能是因为我们既懂技术,又懂人性。")Filecoin生态大会:技术派的主场
Web3行业的三大趋势
亚洲市场的独特魅力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多单盈利350点,3000美元轻松到手,这份喜悦想与你分享
- 以太坊迎来黄金时刻:机构疯抢、ETF火爆,十年大牛市真的来了?
- 加密世界里的法律陷阱:这些你以为的常规操作,可能让你锒铛入狱
- 2025加密市场观察:监管松绑引发行业井喷,这些动向值得关注
- 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合规化背后的保险箱密码
- 当量子计算遇上比特币:一场出乎意料的进化革命
- 狗狗币真能涨到1美元吗?资深分析师泼了盆冷水
- 比特币的真相:它根本不是你以为的那种加密货币
- 比特币的寒冬何时结束?美联储持续加息让加密货币市场苦不堪言
- 成都Web3创业者的避坑指南:一场干货满满的思想盛宴
- 当市场恐慌蔓延时,加密投资者该如何守住心态?
- 加密市场的隐形助推器:四个被低估的增长引擎
- 人生这场修行:关于人性的15个残酷真相
- 32.5亿美元资金仓皇撤离!DOGE市场惊现踩踏事件,这次真凉了?
- 加密市场惊魂一周:通胀压力山大,大佬们却在疯狂抄底
- 以太坊要涨到2.5万美元?渣打银行这次为何如此乐观
- 市场震荡期的交易智慧:如何在波动中寻找机会
- 加密货币深夜观察:BTC与ETH的8月6日市场脉搏
- 币圈风云:比特币阴跌背后,以太坊异军突起
- 币圈新贵Bullish美股首秀惊艳全场,机构投资者疯狂追捧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