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变新规虚现不低于解读律师拟货难题山东深度三大实操
最近山东省出台的一份文件在圈内引发热议。8月25日,山东省财政厅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山东省罚没物品处置工作流程(试行)》。这份文件虽然只是地方政府规章,但在虚拟资产处置领域却释放了重要信号。 文件第36条规定,执法机关罚没的虚拟货币要与发行方协商回购,且原则上回收价格不得低于面值或余额的80%。这个条款乍看合理,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几个棘手问题。 首先,什么是"虚拟货币"?我们熟悉的比特币、以太坊这些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是否包含在内?如果包含,那问题就来了——比特币基金会、以太坊基金会这些境外组织,真的会乖乖配合回购吗?而且政府部门直接和境外主体签订合同,这合规性怎么保证? 我更倾向于认为,这里说的可能是Q币、抖币这类由国内企业发行的中心化虚拟货币。毕竟这类货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,处置起来相对容易。但要真是这样,那些真正值钱的数字货币反而又陷入了监管盲区。 实践中我见过太多让人头疼的案例。比如某地警方查获了一批比特币,在案件还没判决前就急着变现,理由竟然是"嫌疑人自愿"。新规第46条明确规定,未经权利人同意或申请,不得先行处置。但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剧烈,等判决下来可能已经错过最佳变现时机,这中间的矛盾该怎么调和? 更关键的是,如果发行方不愿意回购怎么办?文件第40条给出了兜底条款:特殊情况下可以会商处置。但这个"会商"到底怎么操作?需要多长时间?都是未知数。 作为处理过多个类似案件的律师,我想提醒几点:第一,如果遇到执法机关要求"自愿"处置数字货币的情况,一定要三思而后行;第二,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大,处置后很难恢复原状,这个风险要充分考虑;第三,目前法律框架还不完善,建议在专业律师指导下应对。 这份新规虽然迈出了第一步,但要真正解决虚拟货币处置难题,还需要更细致的实施细则。毕竟,数字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资产的处置方式。山东新规:虚拟货币变现不低于80%?律师深度解读三大实操难题
新规重点:虚拟货币处置细则
处置困局:当新规遇上现实
律师建议:数字货币持有者必读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AlveyChain伦敦VR大会引爆全城:一场铺天盖地的营销盛宴
- 深度解读GAS币: NEO生态的石油到底值不值得投资?
- 柴犬币SHIB背后的神秘力量:鲸鱼玩家如何左右市场走向?
- 波场TRON与孙宇晨双喜临门!2023区块链颁奖季迎来高光时刻
- 11.13市场观察:当行情遇上CPI数据,我们该如何应对?
- Chainlink强势领涨:8小时暴涨24%,跨链技术成幕后推手
- 比特币减半前的魔幻时刻:狂欢与陷阱并存
- 比特币重拾牛市辉煌,但数字钱包的安全警钟再次敲响
- 区块链世界暗流涌动:谁在主宰真正的用户战场?
- 2023年不容错过的三大潜力空投:普通人逆袭的最后机会
- 从负债累累到身家过亿:一个普通人的加密货币逆袭之路
- 比特币冲击3.5万美元:狂欢前的蓄势?
- Tornado Cash创始人面临法律风暴:一场关乎代码自由与金融监管的博弈
- 比特币ETF:投资者的新希望还是过气网红?
- Vitalik为何钟情Farcaster?深度剖析DeSoc的魅力与挑战
- 比特币疯涨背后:是泡沫还是新起点?
- 当赌徒遇上先知:预测市场的黄金时代来了
- 深度解析:三大区块链语言如何玩转闪电贷?
- 萨尔瓦多比特币总统强势角逐连任 争议与支持并存
- DeFi代币经济学:一场关于价值捕获与激励设计的深度探索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