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后密市动,加持续场暗落网流涌风暴发酵5人
就在香港投资者还沉浸在国庆假期氛围中时,JPEX诈骗案的余波仍在扩散。最新消息显示,又有三名涉案人员落网,其中包括一位在社交平台颇有影响力的网红"湘湘"。说实话,看到这种消息总让我想起2017年的ICO狂潮,那时候也是鱼龙混杂,最终不少项目都露出了庞氏骗局的真面目。 警方披露的数字令人咋舌:2407名受害人,涉案金额高达14.99亿港元。我注意到一个细节,被捕人员中包括两家OTC兑换店的负责人。这提醒我们,在加密货币交易中,场外渠道往往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。 说到市场表现,比特币价格在26381美元附近徘徊,日内微涨0.31%。其他主流币种则涨跌互现,SOL表现相对亮眼,涨幅近1%。这种行情让我想起华尔街那句老话:"五月卖出走人"的修正版——在加密市场,或许应该说"十月观望为宜"。 美国证监会最近可没闲着。先是强硬拒绝了SBF的保释请求,我个人认为这个决定很明智——毕竟这位FTX前CEO已经多次被质疑试图干扰证人。 有意思的是,SEC一边打击不良行为,一边也在积极推进加密ETF的审查工作。富兰克林邓普顿和Hashdex的申请已经进入考量阶段。不过SEC主席Gensler的表态依然谨慎,他坚持认为加密代币目前还不具备货币的三个基本功能。 IBM、微软等科技巨头联手成立后量子密码学联盟的消息让我眼前一亮。量子计算对现有加密体系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,提前布局防御措施很有必要。这个联盟的工作将包括算法标准制定、安全实现等多个层面,看得出是在下一盘大棋。 以太坊网络中继器数量锐减至4个的情况确实令人担忧。我个人认为,这与去年合并后的预期存在一定差距。另一方面,Solana上5200万个压缩NFT的铸造量,则展示了Layer1解决方案的潜力。 说到机构动向,Kraken计划明年推出股票和ETF交易服务的消息很有意思。这说明头部交易所正在寻求多元化发展,不再局限于加密货币单一赛道。 Foundry的数据显示,德州占据了美国比特币算力的28.5%。这个数字即使在限电期间统计的,依然令人印象深刻。难怪有人把德州称为"比特币挖矿之都",低廉的电价和友好的政策确实造就了独特的产业优势。 在英国,Chase UK的反加密举措引发了行业热议。我个人认为这可能是个战略误判,毕竟母公司摩根大通自己都在大力发展区块链业务。 Unchained的数据揭示了一个有趣现象:约70%的比特币在过去一年内纹丝不动。这让我想起比特币早期支持者的"钻石手"精神。从历史经验看,这种持币行为往往是市场底部的信号之一。 CoinShares研究主管的观点也值得玩味:比特币与股票的相关性正在分化。这可能意味着加密资产正在形成独立的定价逻辑,不再简单地跟随美股波动。 最近参加了几场行业会议,发现"机构入场"成了高频词汇。但说实话,这个概念太过宽泛。养老基金和家族办公室的投资逻辑能一样吗?华尔街大行和科技公司的加密布局又有什么区别?我们确实需要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这个多元化的市场参与者群体。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加密世界,监管趋严与技术革新并存,风险与机遇同在。作为从业者,我认为保持理性判断比任何时候都重要。JPEX案件进展:涉案金额近15亿
监管风云:SEC与加密企业的拉锯战
技术前沿:后量子密码学联盟成立
市场观察:中心化隐忧与机构动向
区域聚焦:德州比特币算力占比惊人
投资启示:70%比特币处于"休眠"状态
思考:当我们谈论"机构"时在说什么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狗狗币的逆袭之路:从玩笑币到0.3美元的蜕变可能性
- 加密货币稀缺性:美丽神话背后的残酷现实
- 当NFT遇见现实:BAYC如何重塑艺术与社群边界
- 加密货币暴涨的背后:是真牛市还是昙花一现?
- 沃伦的反加密战车,为何突然多了这么多乘客?
- 区块链侦探笔记:一个黑客天才如何因0.0775个比特币栽了跟头
- 链游市场迎来转机?游戏平台或成下一轮爆发的关键推手
- TRB疯狂上涨背后:预言机赛道的财富密码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和ETH近期走势解读
- 比特币的疯狂冲刺:4万美元大关近在眼前?
- 香港数码港掌门人更迭之际,Web3未来将何去何从?
- 当借贷遇上跨链:一个老韭菜眼中的Hover投资机会
- 币圈震荡期:是危机还是转机?资深玩家带你解读市场
- 比特币的疯狂上涨:ETF真的只是冰山一角吗?
- 比特币绝地反击:ETF概念引爆市场,但狂欢能持续多久?
- 市场狂热时,我反而想起了芒格那段刻骨铭心的投资经历
- 市场风云变幻,聪明资金已经悄悄布局
- 链游市场风云再起:GameFi能否再现辉煌?
- 马来西亚将打造亚洲首个比特币城市,5亿美元债券计划震撼发布
- 虚拟货币洗钱行为:司法认定中的那些弯弯绕绕
- 搜索
-